白水苹果的成长史你知道多少?

2022-03-10

       白水县有着悠久的苹果栽培历史。早在西汉时,摄皇帝王莽就曾派人在白水境内洛河流域一个村子(后叫王莽寨),寻觅天下美女以宠国君,特使们饥饿时,常"采仙果以为美食",这种"仙果"即苹果前身之沙果。明崇祯皇帝时,朝廷驻河南开封特使,已将白水苹果推广到中原大地。据《河南开封地方志》记载,这时的白水苹果已作为贡品,上奉朝廷。

  明朝末年,白水的王二揭开农民起义序幕。李自成率大军高兴义旗,兵出商洛,七克蒲城,逐鹿关中,进军北京,途经白水,分兵三路从张家船、马家船、狄家河渡河北上。义军一路择果为食,当李闯王品尝到刘忠敏从白水采摘的苹果时,赞其"食若甘霖、甜若蜂蜜",誉白水苹果为天国一绝,赐封白水苹果为"天"果,从此"天果"美名享誉京华,闻名于世。清雍正皇帝时,白水人陈善成任山东巡抚,将白水苹果传入晋、鲁、江、浙一带。据清乾隆十九年所编《白水县志·梁志》记载:"频果,花红如柰,实似红果微平,熟时半红半白,光洁可爱。"

  由于以上有识之士从河南、山东、山西、辽宁、甘肃,本省的西安、泾阳等地引进部分新品种,从此小国光、大国光、红玉、青香蕉、金矮生、六月竹、红元帅等优良品种便在白水大地扎根、开花、结果。从民国初经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,由于数十年战争烟尘,在艰难中仍保持缓慢发展态势。上述有识之士都为白水苹果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。但由于社会因素制约,面积甚微,至解放前夕,全县苹果面积仅存有29亩。悠久的栽植传统、优质的生态环境和优异的果质内蕴,造就了誉满全国的优质果品--白水苹果。

  根据国内外著名苹果产区的资料分析与生产实践,苹果与其他作物一样,与外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。白水县地处渭北高原沟壑区,所处地理位置与日本富士产区基本在同一纬度线,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世界优质苹果优生区。优秀的果质内蕴是自然资源优越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。白水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,许多科研成果证明,海拔在800--1200米地带适宜苹果生长发育,特别在果实品质、色泽等方面表现更为突出。白水14个乡镇处于海拔850公尺以上,海拔高度在900--1100米之间,无疑是发展苹果的优生区。

  苹果生长发育以向阳缓坡地形为优,白水的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,呈台阶式缓坡状,且多为向阳缓坡,阳光充足,季风流畅,温暖适宜,极有利于果树对光能、热能的吸收和利用,有益于果树的生长和发育,有利于品质和产量的提高。

  白水土层深厚,矿物质丰富,有利于接纳贮存雨水和养分,满足苹果树生长期间对养分的要求。夏天酷暑,冬无严寒,气候温和,年平均温度11.4℃,昼夜温差大。苹果最适年平均温度是8--14℃。典型的气候特点有利于糖份和有机物的积累,这些都是构成白水苹果优良内在品质的重要条件。

  经有关方面鉴定,白水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、糖份含量、硬度、果形指数、着色指数均高于陕西省果树研究所示范场苹果的各项指标,也优于日本红富士、内在质量特佳。白水苹果以其优良的品质,多年来一直处于"名牌"地位,被誉为"中华名果"而驰名海内外。不少果品专家教授一再赞赏"白水苹果是渭北黄土高原上的一颗明珠",其品牌闻名天下。

  白水苹果及相关产品远销南亚、东南亚、中东、欧州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,真正实现了"白水苹果,亿万人民的口福"。

  本文来自白水苹果产地,联系电话:18220179313


QQ咨询
首页
产品
基地
联系我们